這些標準中,國家標準92項,地方標準34項,行業標準13項,團體標準48項,其他1項,其中國家標準數量最多,占標準總數的49%。這些標準涉及產品或原料標準、規范規程標準、檢測方法標準、認證認可標準等。地方標準涉及山西、遼寧、江西、浙江、湖北、湖南、重慶、貴州、云南、新疆、廣東、廣西、青海等。

3月1日起實施的標準有143項,其余標準實施日期分別在3月2日、7日、10日、13日、15日、18日、20日、24日、29日。

其中,《GB 19295-202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速凍面米與調制食品》、《GB 31607-202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散裝即食食品中致病菌限量》均自3月7日起正式實施。
《GB 19295-202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速凍面米與調制食品》適用于速凍面米和速凍調制食品,不適用于速凍動物性水產制品。該標準代替了《GB 19295-201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速凍面米制品》。
與原標準相比,GB 19295-2021重點修改了標準的范圍、術語和定義、理化指標、微生物限量等。該標準通過對行業監測數據的分析,進一步明確過氧化值指標適用的產品,即以動物性食品、堅果及籽類食品為餡料/輔料,或經油脂調制的速凍面米食品和速凍調制食品。其中,經油脂調制的產品主要指油脂含量相對較高的油條、手抓餅、炒飯、炒面等。致病菌指標仍然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執行(GB 29921-2013發布時已有說明)。此外,在原標準的基礎上,增加了對即食生制品中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的要求,修改了即食熟制品中大腸菌群的指標要求。在原標準的基礎上,本標準要求產品標識增加“即食”、“非即食”的標注要求,以指導消費者食用前采用正確的方式。
《GB 31607-202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散裝即食食品中致病菌限量》適用于散裝即食食品,不適用于餐飲服務中的食品、執行商業無菌要求的食品、未經加工或處理的初級農產品。
GB 31607-2021明確了散裝即食食品的定義和類別,對可能給公眾健康構成較大風險的散裝即食食品規定了致病菌指標及其限量要求和檢驗方法,包括熱處理散裝即食食品中的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蠟樣芽胞桿菌限量,部分或未經熱處理散裝即食食品中的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和蠟樣芽胞桿菌限量,以及其他散裝食品中沙門氏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限量。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散裝即食食品中致病菌限量》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中致病菌限量》共同構成了我國對食品中致病菌的限量標準,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費者健康,強化食品生產、加工和經營全過程管理,助推行業提升管理水平和健康發展。
這些標準的實施為監管部門提供了依據,為生產企業提供了方法指南,為消費者提供了指引。食品伙伴網在此特別提醒行業內相關企業,密切關注相關標準的最新變化,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3月起實施的食品及相關標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