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全機制,形成強大幫扶合力。教育部牽頭抓總、高位推動,構建了5個方面的幫扶機制。一是教育部與26個部委共同幫扶滇西的部際聯席幫扶機制。二是25所部屬高校定點幫扶、11所部屬高校專項幫扶的高校幫扶機制。三是教育部10個司局幫扶滇西10個州市、9個直屬單位承擔專門幫扶任務的部門幫扶機制。四是組織東部地區10個職業教育集團幫扶滇西10所中職學校的職教幫扶機制。五是累計派出8批次480余名部機關和部屬高校干部到云南基層掛職的一線幫扶機制。這5個方面的幫扶機制,參與層次高、覆蓋領域廣、支持力度大,組織動員教育系統力量,形成了上下聯動、合力攻堅的工作格局,匯聚起幫扶云南的強大合力。
二、發揮優勢,激發智力幫扶效能。教育部和各直屬高校充分發揮人才優勢,為云南特別是滇西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多元化的智力幫扶。一是采取“總部+特色學院”的辦學模式,新建滇西應用技術大學,累計培養高素質應用技術人才11371人。二是依托優質教育資源,舉辦27期滇西領導干部經濟管理研修班,為滇西培訓干部2700余人。三是實施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計劃,招收1.53萬名云南籍建檔立卡學生到東部五省區接受優質職業教育。四是實施滇西中學教師出國研修、通用語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訓、教育信息化公益行動等項目,惠及滇西1269所中小學的38萬余名師生。五是圍繞定點幫扶縣實際需要,扎實開展政策咨詢、規劃設計、遠程醫療、消費扶貧、招商引資等一系列幫扶舉措,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三、突出特色,提升教育幫扶質量。教育部和各直屬高校持續加大對云南教育的支持力度。一是助力教育普及,在學前教育發展、城鄉義務教育保障、薄弱學校改造、改善普通高中辦學條件、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等政策和項目上,都對云南給予傾斜支持。十年來,云南學前教育毛入園率提升41.28個百分點,達到90.23%;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提升6.82個百分點,達到97.16%;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提升20.4個百分點,達到91.24%,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提升28.73個百分點,達到53.03%。二是推動質量提升,教育部組織8所部屬高校附中托管幫扶云南8所縣域高中;組織358名校長、一線教師和干部赴27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開展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幫助每個縣建好1所普通高中和1所職業高中,帶動教學質量整體提升。三是支持教師隊伍建設,通過公費師范生、優師專項、特崗計劃、“銀齡講學”計劃等途徑,幫助云南補充6.64萬名教師,通過“國培計劃”培訓云南中小學幼兒園教師97.19萬人,提升了教師專業能力素質。四是助推教育信息化,支持云南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光纖網絡全覆蓋,基本實現教學班多媒體設備全覆蓋;整合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等平臺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建成覆蓋云南2.6萬所學校、1000余萬名學生、72萬名教職工的基礎教育數據庫。
教育部和各直屬高校對云南的幫扶,我們永遠銘記在心、感恩在心。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以來,教育部和各直屬高校保持對云南的幫扶力度不減,與云南簽署了新一輪戰略合作協議,助推云南教育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下一步,云南將珍惜幫扶機遇、持續優化服務、狠抓工作落實,全力推動各項合作事項和幫扶舉措落地見效,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2022年7月26日
來源: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