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福利精品导航,97国产精品videossex,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另类在线

  • 當前位置:
  • 首頁
  • >
  • 政策法規
  • >
  • 【天津市】市教委關于2023年度天津市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

【天津市】市教委關于2023年度天津市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國家級培訓項目承擔機構遴選的通知

2023-01-30
  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加強職業院校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促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確保2023年度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國家級培訓有序開展,在前期需求調研基礎上,我委確定了2023年度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國家級培訓項目,現就天津市2023年度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國家級培訓項目承擔機構遴選事宜通知如下。

  一、項目設置

  天津市2023年度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國家級培訓擬開設“課程實施能力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等11個項目,具體項目與計劃見附件一。

  (一)課程實施能力提升(01)。培訓對象為職業院校專業骨干教師,采取集中研修、崗位輔導等形式,開展為期不少于4個月的研修,其中集中培訓累計不少于4周(160學時),分階段開展研修。培訓內容主要包括職業教育國家教學標準體系、課程思政實施、人才培養方案和教案編寫與實施、新型活頁式與工作手冊式教材編寫與使用、模塊化教學模式研究與實施、實訓實習教學組織與實施、教學診斷與改進的實施、教學質量評價等。

  (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02)。培訓對象為職業院校骨干教師,采取集中研修、項目實操等形式,開展為期不少于4個月的研修,其中集中培訓累計不少于3周(120學時),分階段開展研修。培訓內容主要包括職業教育信息化制度標準、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制作應用、在線教學組織實施和平臺使用、混合式教學組織實施、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MR(混合現實)、AI(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教學管理信息化應用。

  (三)公共基礎課教學能力提升(03)。培訓對象為職業院校公共基礎課教師,特別是中職學校思想政治、語文、數學專任教師和高職學校思想政治、英語、體育專職教師,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研修、專題研修和德育研學等形式,開展為期不少于2個月的培訓,其中集中培訓累計不少于2周(80學時),分階段開展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中職思想政治、語文和數學三科統編教材編寫思路、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與質量評價;中職數學等7門公共基礎課,高職英語、信息技術等公共基礎課教學能力提升;教案、教學案例開發設計等。

  (四)魯班工坊建設能力提升(04)。培訓對象為職業院校和應用型高校遴選參與魯班工坊建設骨干教師,采取集中研修、崗位輔導等形式,開展為期不少于2周的集中培訓(80學時),可分階段進行。內容主要包括“中文+職業技能”學習中心建設與管理,EPIP工程實踐創新項目教學模式,國際化專業教學標準、教材、課程教學方案等開發等。

  (五)培訓者團隊建設(05)。培訓對象為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和省級師資培訓基地骨干培訓教師、培訓管理人員。通過組建專業教學團隊、培訓管理團隊,采取集中面授、網絡研修、課題研究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為期不少于2個月,其中集中研修不少于2周(80學時)培訓。研修內容主要包括培訓基地建設、需求分析方法、模塊化培訓課程設計、績效考核評估等。

  (六)海河名校長(書記)培育(06)。遴選職業院校校長(書記)參加培訓,通過集中研修、跟崗研修、考察交流、在線研討、返崗實踐等方式進行培育,開展為期不少于4個月,其中集中研修時間不少于2周(80學時)。內容主要包括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職業教育和教師工作的重要政策、國際職業教育先進理念和實踐、區域職業教育現代化、職業院校治理、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1+X證書制度、“三教”改革組織領導與實施、校企合作深化、教育教學成果培育、信息化建設管理和應用等。

  (七)“1+X”證書制度實施能力提升(07)。培訓對象為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采取聯合研發、合作培訓、崗位實踐等方式,開展不少于4個月的研修,其中集中研修累計不少于4周(160學時),分階段開展研修。培訓內容主要包括職業(專業)技能,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專業教學標準與人才培養方案改革,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與專業課程融合,模塊化教學方式方法,職業技能等級考核與培養課程考核評價等。

  (八)教師企業實踐(08)。選派職業院校青年教師到國家級教師企業實踐基地開展產學研訓一體化崗位實踐,采用教師企業實踐流動站頂崗、參與研發項目、兼職任職等方式,開展累計不少于8周(320學時)集中跟崗鍛煉,可分階段進行。內容主要包括了解企業的生產組織方式、工藝流程、產業發展趨勢等基本情況,熟悉企業相關崗位職責、操作規范、技能要求、用人標準、管理制度、企業文化等,學習所教專業在生產實踐中應用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新標準等。

  (九)海河名師(名匠)團隊培育(09)。遴選職業院校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教學名師或具有絕招絕技的技能大師(專兼職)組建“雙師型”名師(名匠)工作室或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通過定期團隊研修、項目研究、行動學習等方式,進行為期3年的分階段研修,其中每名成員每年完成累計不少于80學時的線下研修。研修內容主要包括模塊化課程建設與組織實施、教學資源研發、教學能力和教科研能力提升等;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研修內容主要包括技術技能傳承、積累與開發應用、傳統(民族)技藝傳承、實習實訓資源開發、創新創業教育經驗交流等。

  (十)海河名師訪學(10)。遴選職業院校骨干教師或專業帶頭人,采用在天津市國家級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國家級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雙高”校等優質學校、科研院所及國內名校建立導師庫,通過結對學習、聯合教研、專項指導、頂崗研修等方式,雙向選擇到導師所在單位進行時長不少于6個月訪學,其中導師指導不少于96學時。訪學內容主要包括人才培養方案研制、專業升級與數字化改造、課程開發與建設、名師工作室建設、教學能力大賽、技能大賽、教科研方法等。

  (十一)產業導師特聘(11)。支持職業院校設立一批產業導師特聘崗,聘請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管理人員、能工巧匠等到學校工作。采取兼職任教、合作研究、參與項目等方式,進行不少于半年的服務。工作內容主要包括承擔不少于80學時/學期的教學工作,參與學校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參與“雙師型”名師工作室建設、校本研修、產學研合作研究等。

  二、申報條件

  2023年項目承擔單位遴選繼續采用申報評審制,由擬承擔項目的單位提出申請,市教委組織專家進行評審確定項目承擔單位。

  (一)申報教師培訓類項目(項目01-06)的單位,要符合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和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國家級項目管理辦公室有關承擔國家級項目的資質要求。天津市屬地申報單位應為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國家級職業教育“雙師型”培訓基地和市優質培訓基地;天津市屬地以外申報單位必須為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或全國職業教育師資專業技能示范單位、國家級職業教育“雙師型”培訓基地。

  (二)申報“1+X”證書種子教師研修項目(項目07)的單位,應為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全國職業教育師資專業技能示范單位、國家級職業教育“雙師型”培訓基地、天津市屬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單位,具備相關專業培訓評價組織要求的培訓場地及設備。

  (三)申報教師企業實踐項目(項目08)的單位,一般應為教育部公布的全國職業教育教師企業實踐基地,并且要求具有對外培訓資質,行業代表性強、覆蓋專業面廣、崗位群和產業鏈齊全,具有專門的職工培訓機構、能夠提供實踐崗位和指導教師(師傅),且可以解決教師實踐必需的食宿等生活條件。企業的組織機構、制度建設、基礎條件、隊伍建設等能夠滿足培訓項目要求。

  (四)申報海河名師(名匠)團隊培育項目(項目09)的單位,應是我市“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突出的中高等職業院校。由職業院校推薦,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教學名師或具有絕招絕技的技能大師(專兼職)申報,組建“雙師型”名師工作室或技術技藝創新平臺。已經是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名師(名匠)團隊和市級、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的項目不再申報。

  (五)申報海河名師訪學研修項目(項目10)的單位,應是我市在技能大賽、教學能力大賽、班主任能力大賽、創新創業大賽成績較為突出,教學科研成果豐富的中高等職業院校,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國家級職業教育“雙師型”培訓基地。由中高等職業院校和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推薦在職業教育具有一定影響力,教研科研成果豐富的教師申報訪學導師。海河名師訪學導師需要通過所在單位黨委進行師德師風審查。

  三、項目經費

  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項目培訓經費由中央獎補專項資金支持,主要用于補助教師培訓(含企業實踐)期間直接發生的各項費用支出。包括師資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場地費、設備租賃費、培訓資料費、交通費等。

  經費標準按照培訓(含企業實踐)類(項目01—08)人均550元/天;海河名師(名匠)團隊培育項目(09)中名師工作坊與技術技藝創新平臺按照每個團隊5萬元/年予以支持;海河名師訪學研修項目(10)給予每位訪學教師1萬元支持;產業導師特聘崗項目(11)按照每年每崗1萬元進行補貼。

  四、申報要求

  (一)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重點工作,各培訓項目要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作為教師培訓的必修內容,聚焦職業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務,把“三教”(教師、教材、教法)改革、“1+X”證書制度等作為培訓重點內容。

  (二)各培訓承擔單位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建設數字化培訓資源,構建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式培訓模式。要創新教師培訓模式與方式,突出線上培訓做中學范式,以解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強化實踐導向。

  (三)項目實施強化成果導向,各培訓承擔單位要加強成果轉化指導,推行分階段培訓。為解決工學矛盾,各培訓機構要充分利用上半年和暑期時間開展教師培訓。同時可以通過網絡課、直播課形式在學期中進行基本理論的教學,假期線下集中研討、項目實做等形式進行成果呈現,再通過返崗實踐指導學員進行行為轉化。

  (四)各培訓申報單位都要充分進行需求調查分析,根據教師需求設置培訓模塊與培訓課程,強化培訓模塊之間的銜接與整合,以問題為導向,強化項目化、任務化學習。

  五、申報遴選程序

  (一)申報項目

  申報單位須填寫《申報書》(各項目申報書統稱,以下同),于2023年2月20日之前將《申報書》上傳至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信息化服務平臺(http://202.113.245.38:8280/train/)。紙質《申報書》加蓋公章后一式二份寄送至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國培項目辦(天津市職業院校教師培訓項目管理辦公室),同時將申報書電子版發至tjzjszpx 126.com。

  申報項目01—07填寫《天津市2023年度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國家級培訓項目申報書》(附件2)。每個申報單位最多可申報5個項目。

  申報項目08《天津市2023年度教師企業實踐項目申報表》(附件3)。本項目可根據承擔專業情況選擇部分專業進行申報,培訓內容要有分專業的安排。

  申報項目09填寫《天津市2023年度海河名師(名匠)團隊培育項目申報表》(附件4)。名師工作室和技術技藝創新平臺每校各限報1個。

  申報項目10填寫《天津市2023年度海河名師訪學研修導師推薦表》(附件5)。

  申報項目11填寫《天津市2023年度產業導師特聘登記表》(附件6)。

  (二)項目評審

  市教委組織(由天津市職業院校教師培訓項目管理辦公室協助)專家對項目申報材料進行評審。

  (三)結果公布

  根據評審結果,確定項目承擔單位并公示,同時報教育部備案。

  六、聯系方式

  1.天津市教委

  職業教育處聯系人:王麗楠;聯系電話:022-83215136

  教師處聯系人:周化平;聯系電話:022-83215127

  2.天津市職業教育教師培訓項目管理辦公室

  聯系人:廖媛、孟金梅;聯系電話022-28112893

  通信地址:天津市河西區大沽南路1310號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項目辦(郵編:300222)

  附件:1.天津市2023年度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國家級培訓項目表

  2.天津市2023年度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國家級培訓項目申報書

  3.天津市2023年度教師企業實踐項目申報表

  4.天津市2023年度海河名師(名匠)團隊培育項目申報表

  5.天津市2023年度海河名師訪學研修導師推薦表

  6.天津市2023年度產業導師特聘登記表


       附件:附件


  2023年1月28日  

  來源:天津市教育委員會



微信公眾號

wechat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乡宁县| 卢龙县| 乌什县| 玛多县| 宽甸| 高邑县| 韩城市| 喀什市| 神池县| 克东县| 客服| 临颍县| 潼关县| 卢氏县| 陈巴尔虎旗| 江华| 宁津县| 眉山市| 报价| 兴国县| 福贡县| 延安市| 息烽县| 呼图壁县| 阿克陶县| 青田县| 屏东市| 武山县| 贵南县| 凤山县| 三河市| 庄河市| 安溪县| 清苑县| 大宁县| 余干县| 瑞金市| 宜宾县| 郁南县| 博罗县| 连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