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認定工作的通知》精神,全面加強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促進全省職業院校教師能力和水平整體提升,日前,省教育廳印發《福建省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認定實施辦法(試行)》。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都有哪些?一起看↓↓↓
認定范圍
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高等職業院校(含職業本科高校)以及其他依法開展職業學校教育的機構。
認定對象
1.校內專業課教師:在職專業課教師(含實習指導教師);公共課教師、校內其他具有教師資格并實際承擔專業課或實習指導課教學任務的人員可參加認定。
2.校外兼職教師:經學校正式聘任且承擔專業課或實習指導課教學任務的人員。
“雙師型”教師設置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層級。申請人可根據條件要求,自主申請認定相應層級。
認定機構
福建省教育廳負責全省“雙師型”教師認定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工作,并負責省屬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認定及全省認定結果復核工作。各設區市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所屬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認定工作。高職院校負責本校“雙師型”教師認定工作。
認定標準
(一)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熱愛職業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素養,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為人師表,關愛學生。
(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和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踐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做到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在教育教學和技術技能培養過程中落實課程思政要求,形成相應的經驗模式。
(三)具備相應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力,掌握科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積極參與教學改革與研究。能夠采取多種教學模式方式,有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教學。
(四)緊跟產業發展趨勢和行業人才需求,具有企業相關工作經歷,或積極深入企業和生產服務一線進行崗位實踐,時長、形式、內容、標準等符合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相關規定。理解所教專業(群)與產業的關系,了解產業發展、行業需求和職業崗位變化,及時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融入教學。
校內專業課教師申報各層級“雙師型”教師,在滿足以上認定標準的基礎上,還應具備以下條件↓↓↓
初級“雙師型”教師
1.教育教學方面
具有較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積極參與并承擔教學研究任務,在教學改革和專業建設實踐中積累一定經驗。完成學校規定的教學工作量,勝任教學工作。具有教師系列初級以上職稱。
2.專業實踐方面
具有企業相關工作經歷或實踐經驗,積極承擔實習實訓教學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工作,并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1)作為主要成員參與校級以上產教融合項目建設與管理工作;
(2)獲得相關的國家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或職業資格證書;
(3)具有本專業或相近專業非教師系列初級以上職稱;
(4)擔任校級以上教學創新團隊、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等主要成員;
(5)作為主要成員或指導學生獲得校級以上技能競賽類、科技發明類、創新創業類等獎項。
中級“雙師型”教師
1.教育教學方面
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專業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積極承擔教學研究任務,在教學改革和專業建設實踐中取得一定的成果。完成學校規定的教學工作量,近2年教學質量考核結果均達合格以上。具有教師系列中級以上職稱。
2.專業實踐方面
具有2年以上企業相關工作經歷,或近5年累計6個月以上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在實習實訓教學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并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1)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地市級以上產教融合項目建設與管理工作;
(2)獲得相關的國家高級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或高級工(三級)以上職業資格證書;
(3)具有本專業或相近專業非教師系列中級以上職稱;
(4)擔任地市級以上教學創新團隊、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等主要成員;
(5)作為主要成員或指導學生獲得地市級以上技能競賽類、科技發明類、創新創業類等獎項;
(6)獲本專業相關的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項。
高級“雙師型”教師
1.教育教學方面
系統掌握本專業基礎理論,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具有主持和指導教育教學研究的能力,在教學改革和專業建設實踐等方面取得較突出的成果。完成學校規定的教學工作量,近5年教學質量考核結果均達合格以上,且獲1次優秀。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應具有教師系列中級以上職稱,高等職業學校教師應具有教師系列高級以上職稱。
2.專業實踐方面
具有2年以上企業相關工作經歷,或近5年累計6個月以上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在實習實訓教學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較為顯著成果,在指導和培養青年教師方面成績突出,并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1)作為主要成員參與省級以上產教融合項目建設與管理工作;
(2)獲得技師(二級)以上職業資格證書;
(3)具有本專業或相近專業非教師系列高級職稱;
(4)擔任省級以上教學創新團隊、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等主要成員;
(5)作為主要成員或指導學生獲得省級以上技能競賽類、科技發明類等獎項;
(6)獲本專業相關的國家授權發明專利2項。
校外兼職教師申報“雙師型”教師應參加教師職業道德、基本教學能力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并具備以下條件↓↓↓
初級“雙師型”教師
具有本專業或相近專業非教師系列初級以上職稱,或獲得相關的國家中級以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或高級工(三級)以上職業資格證書。具有1年以上與擬聘請崗位相關的生產實踐經歷。累計聘期滿1年并平均每年承擔60學時以上教學任務。
中級“雙師型”教師
具有本專業或相近專業非教師系列中級以上職稱,或獲得相關的國家高級以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或技師(二級)以上職業資格證書,或為地市級以上技術能手、技能大師(工藝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具有2年以上與擬聘請崗位相關的生產實踐經歷。累計聘期滿3年并平均每年承擔60學時以上教學任務。
高級“雙師型”教師
具有本專業或相近專業非教師系列高級以上職稱,或獲得高級技師(一級)以上職業資格證書,或為省級以上技術能手、技能大師(工藝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具有5年以上與擬聘請崗位相關的生產實踐經歷。累計聘期滿5年并平均每年承擔60學時以上教學任務。在參與指導和培養青年教師方面作出一定貢獻。
省教育廳還就做好“雙師型”教師認定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明確責任分工。省教育廳負責全省“雙師型”教師認定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工作,并委托省職教師資培訓中心負責省屬中職學校認定及全省認定結果復核工作。各設區市教育局為本地區中職學校認定工作實施主體,各高職院校為本校認定工作實施主體。省職教師資培訓中心于每年2月、8月辦理各地各高職學校認定復核和省屬中職學校認定申請,各地各校應做好相關認定工作的安排與銜接。
二、嚴格標準要求。開展“雙師型”教師認定,要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第一標準,強化對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素養的考察;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和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做到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要強化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力的綜合考察,注重行業企業工作經歷或實踐經驗要求。
三、促進教師發展。各地各校要制訂“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規劃,結合專業發展實際,明確“雙師型”教師職責任務,充分發揮“雙師型”教師在綜合育人、企業實踐、教學改革、社會服務和教師專業發展等方面優勢和作用。要將“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及作用發揮情況作為職業教育相關建設計劃,基地平臺、人才團隊建設等工作的重要指標。要積極搭建平臺,為教師提供教育教學、崗位實訓、繼續教育、企業實踐等條件,推動“雙師”能力提升。
四、加強組織管理。開展“雙師型”教師認定是強化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各地各校務必高度重視,切實落實主體責任,按照《辦法》規定認真做好“雙師型”教師認定的制度建設、組織動員、評審認定、宣傳引導等各項工作,加強對認定工作的規范指導和監督管理,確保認定工作有序開展,不斷提升“雙師型”教師隊伍質量。
2023年12月14日
來源:福建省教育廳